其他
论文简报 | 环境规制下“内循环”产能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点击“南方经济SCJE” 关注我们
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
环境规制下“内循环”产能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王 昕 汪 萍
论文简报
Article Summary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纵观新形势下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10年历程,以国际贸易需求为导向的产能模式不仅为中国制造开拓了市场空间,而且奠定了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大国地位。然而,制造业大国并非等同于制造业强国,“量”的累积并非一定引致“质”变。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业10%的增加值差距并没有缩小的同时,2012年-2020年中国制造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76.77百万吨上升到9893.5百万吨,远超2020年美国二氧化碳4432.2百万吨的排放量。基于此,能否在绿色发展为框架内,构建新型产能模式助推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就成为中国制造业经济转型研究的核心重点。二、理论逻辑 以2020年4月习近平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坚持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经济战略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研究以环境规制为框架,“内循环”产能模式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其核心是在环境规制和市场生产资源价格约束下,逐渐演化为以市场消费水平为目标,通过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持续优化产业质量要素优势占比结构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过程和状态。具体而言,环境规制通过惩罚体系、产能绿色标准和生产成本机制等手段,倒逼制造业经济主体转变产能结构,加速出口产品质量外溢;在“内循环”产能模式中,市场消费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带动产能质量优化的述求,提升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生产资源价格通过控制产能规模收益,平衡产能质量结构比例,提升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竞争能力;受地区产能阶段、生产属性和地区经济阶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内循环”产能模式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呈现非线性和差异性特征。三、主要结论本文基于2010—2020年各省市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全国型和地区型“内循环”产能模式指数,采用门槛回归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和“内循环”产能模式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并通过工具变量模型、分段计量模型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在通过门槛显著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门槛计量模型检验发现,当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符合环境规制标准时,以地区市场需求水平和生产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内循环”产能模式虽然偏离了制造业出口质量的优化标准,但是随着门槛阶段的跨越和市场资源的全国化,高质量产能的发展瓶颈被突破,“内循环”产能模式成为地区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保障和动力。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阶段性变化过程中,科技创新是稳固推进“内循环”产能模式中产能质量要素优化,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枢纽;生产资源禀赋是地区型制造业陷入“低端产业链陷阱”,造成产能质量和规模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地区梯形经济的分类研究中,“内循环”产能模式的边际效应虽然开始显现,但基于“内循环”产能模式的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发展策略依然长期有效。交互项的衍生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在保障出口产品绿色质量属性的同时,通过抑制生产资源禀赋的依赖性,引导制造业经济主体对产能质量要素的持续优化;在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交通设施建设能够缩短产能转换过程,提升产能效率,为地区型“内循环”产能模式中产能质量要素的优化奠定物质基础和生产条件;数字赋能虽然打破了地区制造业的信息保护壁垒,但却解决了地区间信息不平衡的问题,为制造业经济主体优化产能质量要素,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清晰的市场需求方向和生产资源保障。四、边际贡献与政策启示本文属于2020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战略的应用经济课题延续,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奠定新型产能模式,深挖环境规制及部分宏观经济建设政策的协调效应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本文的研究为中央和地区政府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1)通过加速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市场消费水平,拉动“内循环”产能模式中产能质量要素提升,增强出口产品质量竞争优势。(2)以“供给侧”改革为制造业发展理念,通过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制造业业分布结构,实现制造业生产资源和产能的协调发展。(3)完善生态环境监督制度机制,明确生态环境监督职责,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绝不动摇,积极引导和支持具有科技潜力的传统制造业实施绿色化转型升级。(4)依托制造业布局规划战略,加快交通信息平台、货物运输枢纽和路网监控系统的建设,特别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建设;根据地区经济特征,构建结构性价格机制,保障制造业产能质量要素和规模要素均衡发展。(5)政府应积极通过数字科技应用、量化分析服务和数字分级化等数字技术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产业化的建设,协调推进全国型和地区型制造业的数据合作和交流,打破科技创新、生产资源信息和市场销售等贸易壁垒。
声明:
本信息内容为《南方经济》编辑部所有,编辑部对本信息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信息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需注明出处为“南方经济SCJE”,且不得对本信息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